第(2/3)页 “妇人韶华易逝,岂可令其空闺独守,徒负青春?此非唯仁恕之道,你当明理达观,失圣贤宽厚之本。” 魏昭:…… 可真谢谢你们啊。 好在这些人,到底不忘正事,言归正传后,又是一大堆的引经据典,期间出谋划策时还产生了分歧,差点吵起来。 如市井泼妇,聒噪之声震得殿梁积尘簌簌而落,嗡嗡然似千万只绿头蝇在耳畔乱撞,教人太阳穴突突直跳。 应乾帝耐心彻底告罄。 “朕身子不适,你们都退下吧。” 魏昭恭敬退下了。 其他人…… 还留着。 一是担心帝王,二是都这个节骨眼了,身体不适也得撑着啊,您是帝王,这身上担子重不是应该的吗?为了百姓这几日没休息好更是应该的。 圣上可以去榻上躺着,闭目养神等他们争执一个结果出来,不是吗! 接连三日,皇宫没再传来应乾帝召见魏昭的消息。 实在是灾情严重的地方更多了。而派去支援的援军尚未抵达,边境即将失守。 抱朴坐在殿内,背靠刻着龙纹的柱子。 他也不知哪儿来的筒签,摇了起来。 啪嗒一声。 有一根掉了出来。 朱签出青筒,似有雷纹裂紫檀。前刻阴符犹带血,卦象生莲,化凶为吉。 他捡起来。 “前路虽险,然天意不绝,破而后立,当有后福。” “好签。” ———— 风声渐紧,街巷间私语如鼠啮。 局势紧张再难可控,大晋百姓愈发怨天载道,都在指责帝王不仁,才导致苍天降难。 天黑沉沉的,乌云密布,偶尔天际传来一两声闷雷,已分不清是黑夜,还是酝酿着一场暴雨。 官衙前的安抚告示新贴又撕,浆糊未干处残留纸屑。 狂风卷地,枯枝如骨爪般抓挠街上门房,似幽魂呜咽。 “这鬼天气一天一个样,昨儿难得放晴,眼下怕是又要下雨。” 老妪紧攥孙儿手腕,步履匆匆,踩碎一地枯叶,沙沙声里混着更夫的梆子,敲得人心头发颤。 “走,快些回去。” 四下不见行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