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个时候还比较早,陈着先回了趟家,母亲毛晓琴正在贴着对联和福字贴。 如果时间向前推几年,贴对联的方式应该是在锅里熬一些浆糊。 热腾腾粘稠的像米粥一样的浆糊,有着胶布一样的作用。 不过这已经是2008年,时代在发展,哪怕毛太后平时也很节俭,但是几块钱的双面胶依然替代了免费但是需要熬制的浆糊。 「你回来了正好。」 毛晓琴招呼道:「你个子高,门上面那个福字你来贴。」 陈着乖乖的过去做事,但是嘴里也说道:「妈,我一会还得出去。」 「找俞弦吗?」 毛太后问道。 「不是。」 陈着摇摇头:「俞弦估计忙着陪那些七大姑八大姨呢,他们家不少亲戚来广州过年了,我这边是有个外地同事没回家,拿点东西去慰问一下。」 毛晓琴微微颌首,她也没有多问具体的细节。 就像黄柏涵说过的那样,毛晓琴是80年代少见的大学生,所以思想和认知这方面都比较成熟开明。 虽然对于几子创业也有诸多担心甚至抱怨,但行动上的支持是一点没有打折扣,并且绝对不干预。 「晚上要去利苑吃年夜饭。」 毛晓琴提醒道:「记得早点回来。」 「知道了。」 陈着应道。 这里又反映出一个南北文化差异的地方。 在北方的春节期间,那边的饭店几乎都是关门的,因为在北方的社会风俗里,只有「孤家寡人」春节的时候才去外面吃饭。 正常人都是要乐呵呵的在家「包饺砸」。 但是在粤东和海南这边,有很多家庭都会提前在饭店预定好位置,专门把团年饭放在外面的酒楼。 即便大厅里桌与桌之间互相不认识,但是丝毫不影响大家热热闹闹的各吃各的。 唯一和平时有些区别的是,结帐时需要加收10%的服务费。 陈着从家里拿了点叶儿粑和酿豆腐,搭车来到体育西那边的房产中介门店。 广州街上的车流量明显减少了很多,总是堵车的cbd这边居然空旷的像巴音布鲁克拉力赛道一过了很久,才有一辆计程车疾驶而去。 不过逛街的人依然很多,毕竟除了本地人以外,也有很多留守下来的外地建设者。 路上到处悬挂着红灯笼,张灯结彩的好像给这座往日冰冷冷的快节奏城市, 换上了炫丽的新装。 耳边偶尔有「咚咚锵锵」的声音传来,这是粤东地区的传统舞狮节目,还有很多退休领导在老干部局的组织下,义务为市民写对联。 在一声声夸奖中,找到了曾经在职时的心理满足感。 外面人声鼎沸,但是中介店里门口罗雀,空荡荡的只有店长宋晴一个人。 这也正常,哪个正常人会在这时候来中介店找房子。 「老板怎麽有空过来呢?」 宋晴一抬头看见陈着,疑惑的询问。 宋晴又是另一种下属,她是可以独当一面的那种类型。 很多事情只要告诉她,我需要达到什麽样的效果,然后就可以放手了。 当然宋晴也不是完全不犯错,就好像之前在地市出差的时候,她也因为在学校门口宣传学习网,和小城市的补课教师起了冲突吵架。 但是要培养一个优秀的丶与企业同甘共苦一起成长的丶勇于担责的下属,那就要给他们犯错的空间和成本。 好在溯回还年轻,陈着也年轻,完全等得起。 「新年快乐!」 陈着也把一个红包递给宋晴,里面不多不少也是1000块。 「谢谢老板!」 宋晴也不客气,乐呵呵的接过来。 厚度还不薄,不过陈总一直都不是小气的人,这是员工们一致认定的事实。 「你今年不回家。」 陈着把酿豆腐和叶儿粑放在桌上:「这些是我外婆家的土特产,那个是俞弦亲手做的小零食,我觉得味道都不错,带一些给你尝尝。」 宋晴老家是贵州的,没回去的主要原因就是中介公司年后就要正式开业。 千头万绪杂七杂八的准备工作,都需要一个人来牵头负责。 还一个原因就是没买到火车票,她又舍不得坐飞机,索性春节就不回了。 把钱寄回给了爸爸和弟弟妹妹,年后再请个假回去看望他们。 「能吃到老板娘亲手做的东西,那我留在广州百分百是个正确的决定!」 宋晴老家那边也有叶儿粑这玩意,毕竟云贵川在饮食习惯上有很多相似之处。 她也不讲究,直接捏起一块还透着冰箱冷气的叶儿粑,心满意足的品尝起来。 「老板你真有福气。」 宋晴吃完后,很认真的说道:「老板娘那麽漂亮,居然还有一手好厨艺,老板你可真是人生赢家。」 「吃你的吧。」 陈着打趣道:「怎麽几天没见,你和张广峰有点像了。 这就是陈着拉拢得力下属的手段,既给钱又给权,还在生活上予以关心,保证他们对自己忠心耿耿。 至此,陈总这一年的工作算是终于完结了。 他从中介门店回到家里,先帮毛太后贴完所有对联,然后打算洗澡等着父亲回来。 「喏,你的衣服。 毛晓琴把已经洗过一遍的耐克运动卫衣套装和板鞋放在床头。 「妈,我都上大学了,你还买新衣服啊? ? 陈着扭头说道。 以前读书时,每年春节毛晓琴都会买套新衣服给儿子。 小的时候陈着确实很兴奋,穿上了新衣服都舍不得到处走动,鞋子上沾了一点灰都要俯身擦两下。 后来年纪逐渐增大,这种兴奋感也日渐降低,尤其他现在是重生回来的,本来以为对这些东西更是没什麽兴趣了。 哪知道洗完澡穿上以后,陈着嗅着衣领上洗衣液混杂着阳光的味道。 犹如原野上一股好闻的淡淡焦味,从鼻腔直接沁入心里。 太阳像个魔法师,它把一件生活里普通小事蕴含的情感,完全烘焙出来了。 就连刚穿上新衣服时那点人的触感,都仿佛是母亲对孩子关心的痕迹。 「妈!」 陈着换上衣服以后,兴冲冲的走到客厅,像小学生那样幼稚的展示道:「怎麽样?帅吗?」 「帅,还是帅的———」」 毛太后打量一会,眼神里流露出母亲对孩子那种独有的欣赏。 但是片刻后,她又扁扁嘴:「但是我发现啊,某人的卧室里还有一套新衣服,我感觉那套衣服好像更帅。」 「嘿嘿~」 陈着咧嘴一笑,讨好似的给亲妈捏捏肩膀:「那时俞弦给我买的,但是说句实话,她的眼光可远远比不上你。」 毛晓琴买的衣服是红黑搭配,颇具喜庆的意味,好像父母给孩子买衣服都喜欢以「红色」为主。 可能在他们眼里,红色不仅活泼,而且还很有春节的氛围感。 真是很难理解这些父母,完全不顾孩子的喜好,反正自己看着爽就行。 cos姐是艺术生,她挑衣服就会从陈着的外貌丶肤色丶还有习惯入手,所以给男朋友买的衣服一套天蓝色的休闲夹克衫加裤子。 里面搭着一件白色的长袖内衬。 陈着本身皮肤就白,个子又高,性格沉稳而平静,最适合这种简单时尚的风格,穿上真的能展现「玉树临风」的气质毛晓琴又不傻又不瞎,一对比自然看出儿子穿什麽衣服更适合,她当然也知道儿子在拍自己马屁。 「今晚你就穿一天吧,明天换上小俞给你的衣服。」 毛太后递过去一个嗔怪的眼神,同时也好奇的问道:「人家给你送东西,你有没有回过去啊?」 「送了。」 当着母亲的面,陈着也没有撒谎:「给她买了一个4万多的香奈儿小坤包,她即将走上艺术比赛的道路,我感觉需要这个包傍身。」 毛晓琴点点头,她觉得儿子考虑还是挺周到的。 除开俞弦这个特例,因为天赋和灵气被关老教授看上,其他能够选择艺术专业的学生,家庭条件肯定都是不错的。 俞弦很快就要踏上通过比赛展示自己的道路,在一帮「富哥富姐」之间,她现在的家庭背景就显得异常单薄。 但是一个奢侈品包包,能够让她减少各种不必要的谣言和中伤。 就比如: 富姐a:卧槽,那个最漂亮的女生得奖了,还是第一名! 富姐b:我早就知道了。 富姐a:没啥猫腻吧。 富姐b:有猫腻那又怎麽样呢?她背的是4万多的香奈儿,我都买不起,她爸妈不知道多有钱!不管靠自己实力还是家里疏通关系,都不是我们能惹得起的。 富姐a:去和她认识一下吧,她背得起这种包,就是我的好朋友了! 这个桥段可不是想像,在艺术生这个圈子里几乎是百分百会发生,毛晓琴自然懂这些道理,非常支持这个举动。 「价格别让她知道。」 毛太后叮嘱道:「小俞好像不是那种喜欢穿金戴银的女生,万一知道那个包的价格,说不定就想退掉了。」 「必须不能让她知道啊。」 陈着得意的说道:「我告诉她这是在三元里买的a货,不到100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