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紧急避难所-《存活录》


    第(2/3)页

    “滴”脆响过后,指示灯由红变蓝。在“轰隆隆”闷响声中,大门缓缓的向两侧移动。见此情景,杨小海转身、撒腿便跑。慌乱中,连磁卡都不要了。

    开玩笑,这么大动静,四周若有“感染者”,不围过来才怪!谁又知道门后会有什么?上个“避难所”内,似乎见到了,但距离过远,自己也叫不准。小心驶得万年船,身处险境,不得不慎。

    杨小海溜出数百米后,方才躲进坡下的一面大石后偷眼观瞧。这地方真好,前面是大石,三面皆高,摆明了就是个天然形成的“观察坑”嘛。至少杨小海蹲在坑里,丝毫不觉局促。

    好半天都没动静。但他还是在石头后面猫了半个多小时,直至确认无有危险,方才蹑手蹑脚的自藏身之地走转了出来。探头探脑的蹭回了门前。衡量半天,眼看天色渐沉,遂将心一横,小心翼翼的向内摸去。重心放低,左手的“平底锅”平端在前,右手高举“长矛”,但凡有点风吹草动,立即便会撒丫子开溜。

    陡入门中,杨小海凝立片刻会儿,待得眼睛适应了昏暗的灯光,方才环视观察——这是一片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的空间。空荡荡的大厅,连供人坐下的凳子都没有。一道蜿蜒的通道通向了大厅深处。

    通道被轻飘飘的隔离带分割成了线,使得进入的人群被分流牵引,不至于拥挤踩踏。杨小海知道,这一定是为灾难发生时,引导群众有序进入所做的举措。看来,这间“避难所”不是摆设,很有可能被实际使用过。

    回头打量,杨小海发现与门外液晶屏幕相对应的位置上,也有个一模一样的读卡器。杨小海走过去,很容易便即找到了凹槽。神秘的黑卡正插在里面,似乎本应如此,从未有过移动。

    眼睛已经完全适应了环境,杨小海走上前去,抄起了黑卡。轰隆隆的闷响声中,两扇厚重的大门渐渐合拢。

    原来,磁卡从外插入,马上便会被传动装置传到门里面的凹槽内。磁卡被抽出来,大门便会自行关闭。如此设计,注定了门开卡在,门关卡才能拿下来。杨小海好奇心起,当即又将磁卡推了进去,只听得轰隆声中,大门打开了。磁卡也跟着传到了门外。

    “有点儿意思!”不用再试验了,杨小海已然摸清了开关门的步骤。待得大门在身后缓缓关闭,光线也逐渐暗淡起来。再过一会儿,“啪嗒”一声,空旷的大厅便即恢复了明亮。杨小海抬头一看,只见厅顶亮起了无数细小且明亮的灯。

    “嗯,有意思。”

    不过就是LED灯,怎么就有意思了?

    道理很简单,从大门到照明设备,无不彰显着此间“避难所”绝非陈旧的“老古董”建筑。就算不是刚建成,也必定是维护的很好。如此一来,里面的民生设备想必也会齐全的吧?杨小海对这间神秘的“避难所”的期盼更大了。

    时间不长,很快就来到了大厅的最里面。一扇厚厚的木门隔断了后面的空间。伸手平推,看似厚重的木门应手而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