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五六士卒闻听,面面相觑,皆有心惊,说道:“你可莫要哄我等,果真是那灵台方寸山修行?你可有凭证?” 牛魔王说道:“我便是灵台方寸山修行的,须何凭证?你这凭证说来可笑,正是如你乃你父之子,你有何凭证言说那是你父这般,无礼至极。” 五六士卒皆是拜礼,说道:“先生,非是我等无礼,要那等凭证,盖因灵台方寸山传闻乃是仙家福地,能在那处修行的,自有神通,若是灵台方寸山之人到来,我等自是该以礼相待,然须是确认真假,不可大意。” 牛魔王闻听,说道:“你等却是有见识的,知灵台方寸山乃仙家福地,既你等言说仙家之人,当有神通,我便与你一观神通。” 说罢。 牛魔王抡起黑龙辟岳槊,朝前舞动,但见其神力而现,辟岳槊而过,竟教城中震动,似如地龙翻身,正是有个‘担山’的神力。 那五六士卒跌坐在地,惊恐万状,战战兢兢。 牛魔王舞得三四下,便是止住,问道:“如此可作凭证否?” 五六士卒慌了道:“可作凭证,可作凭证!仙家老爷自是灵台方寸山人,请仙家老爷入内,我等这便前往,禀报于王上,教大王礼待于仙家老爷。” 牛魔王摆手说道:“不必那般,我等途径此地,歇息一晚,明日便走。” 五六士卒不敢违之,遂迎牛魔王二人朝城中走入。 牛魔王说道:“你等尚是须把守城门,何须与我等同往?却是不可,我等自行入内便是。” 便有三四士卒走出,说道:“既如此,他等在此处把守城门,我等迎仙家老爷入内,我等知得城中门道,可免去仙家老爷等寻路,更可免得有人冲撞了仙家老爷。” 牛魔王见其盛情难却,只得应下。 二人在三四士卒的迎接下,入得城中。 在城门处的几个士卒面面相觑,皆有些激动澎湃,那灵台方寸山于他等而言,一向乃是仙山之地,只曾听闻,不曾相见,更不曾见那仙山之人,如今却有缘法,见得仙山之人,教他等怎能不欢喜。 有一士卒站于城门前,说道:“今有仙家老爷入得城中,我等见之,有莫大缘法,但我等可须禀报于王上?” 有士卒答道:“仙家老爷言说不必,乃是谦让之言,我等却须得相告王上才是。再者言说,王上素来喜长生之术,更喜那道术,炼丹术,现在等若不相告,教大王得知,恐大王怪罪,如今相告大王,不曾为其怪罪,反之却是有功。” 几个士卒一合计,觉得有理,便是派人前往王宫,禀报于王上。 …… 却说那城门之后,士卒等带着牛魔王二人走入。 二人见着城中,皆有无奈,但见‘城内街巷,经纬如常,宽仅容双车。青石板路,年久失修,或凹或凸,积雨成洼。道旁屋舍,鳞次栉比,高不过两层。青砖灰瓦,窗牖寻常,既无雕梁画栋之精,亦无茅茨土阶之陋。商铺临街,幌旗半旧,所售无非米盐布帛,寻常陶铁。’ 极为寻常的一座城池,无有半点繁华之相, 牛魔王与王重阳皆知昔年宝梁国之繁华,如今的宝梁国,尽显没落之相。 王重阳答道:“不瞒几位,宝梁国我等昔年游历,却曾造访,昔年之宝梁国,我忆往昔,乃繁华之国,如今为何如此?” 几位士卒面面相觑,说道:“不知仙家老爷,乃是何年造访?” 王重阳沉吟少许,说道:“此等却是记不得,许是几十载前,许是百来载前。” 几位士卒面容惊色,说道:“果真是仙家老爷,几十载前,百来载前,我等尚未出生,仙家老爷便是存在,真是了得,然那时之事,现在等却不自知。可我等祖父一辈曾言说过,宝梁国昔年果真有些许繁华,其言说宝梁国开国以来,乃是空前绝后之繁华,后历经多代,繁华不减,再之后有一国王教人所迷惑,以至于害了太子,从那之后,宝梁国便是没落,后来有中兴之主而现,教宝梁国再度繁华,再是一代传一代,逐渐没落,直至此代国王继位,有些喜好炼丹,喜好道术,故无心朝政,才至于国中如此。” 王重阳闻听,心中感慨更多,但闻往事,心猿似有异动,然轻易便教他安抚。 身边牛魔王低声道:“正微,不必在意。” 王重阳答道:“牛王勿虑,不过感慨罢,我匆匆而过,回首张望,不想人间不知几代而去,过往故人尽为黄土,我尚存于世,不胜唏嘘。” 牛魔王说道:“正微,修行之人,光阴做不得数。”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