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玄帝忽是说道:“真人,今我等谈说欢喜,不若我等谈说一番金丹之道,真人你觉如何?” 真人说道:“金丹之道?此当如何谈说?” 玄帝笑道:“你我二人所习之金丹,有些不同,但归其根源,却是相似,谈说此门道,或对你我皆有些帮助之处。” 姜缘说道:“玄帝乃是大罗门下,我却是太乙门下,但若玄帝不弃,自可与玄帝谈说一阵此中门道。” 玄帝说道:“怎会言弃,大罗太乙之分,于我等而言,区分不大。” 姜缘起身拜礼,遂道:“既如此,我当言说,但我将我之理解金丹正道言说而出,如此可足否?” 玄帝说道:“足矣,足矣!” 姜缘沉吟良久,即是说道:“夫金丹之道,肇自鸿蒙。混元初判,阴阳始分。心猿意马,锁之以玄牝,铅汞二者,炼之以璇玑,黄婆镇中,媒合于丹田,溯流而上,则可穷究其奥妙。” “金丹之道,岂止长生?实为心法也。外炼形骸,内养神明。金公木母,不过阴阳之代称,黄婆脾中,无非造化之机枢。若能降伏心猿,驾驭意马,天地为炉,造化为工,则金丹将成也。” 姜缘将自身于金丹正道的见解悉数说出。 玄帝闻听真人言说,沉思良久,起身拜道:“真人言说,道尽金丹之理,我虽已修习功成,但总结不足于真人,今闻真人言说,教我收获颇丰,有劳真人。” 姜缘回礼道:“我等论道罢,不可言谢。” 玄帝笑道:“真人所说有理,我等乃是在论道,请真人落座,我方言说金丹之道。” 姜缘即落座蒲团,静听玄帝言说。 玄帝方是开口将他所修习的金丹正道,总结许多,讲说于真人所知。 真人听得玄帝所说,心中亦有所得,他大致是知得玄帝大罗门下金丹正道和他有甚区别了,其区别不过是名称罢。 于心猿意马,金公木母等的称呼,有些不同。 然大罗门下金丹道本质与太乙门下无甚区分。 但玄帝所说金丹正道,仍是教他有些收获。 二人在太和宫中谈说许久。 姜缘忽是心有所感,朝外张望。 玄帝不解其意,问道:“真人何意?” 姜缘笑道:“但老君所请,教我渡一人,今此人却行入武当山中,朝拜玄帝,果真是玄帝神威,教我免去寻找苦恼。” 玄帝摇头道:“真人此说的是些甚话,怎个言说我威气使其朝拜,我料多半是真人与之有缘法故其前来,此乃追随缘法而至,而非追随于我。” 姜缘不置与否,起身说道:“既其前来,我曾得老君吩咐,当渡他,故我当去往。玄帝可在此少待于我。” 玄帝说道:“既其行至武当山,又与老君有缘法,我亦有空闲,自当与真人共往,见于此人,但请真人应允。” 姜缘说道:“今在武当山,玄帝要前往,自无不可。但请玄帝随我来。” 说罢。 真人起身朝外而去,少顷间,他则行出太和宫外,早有仙童上前来侍奉,询问真人可有所须。 真人笑着婉拒,在太和宫外等候些许。 不消多时,玄帝换身一件常服,与真人汇合。 真人问道:“玄帝怎个换上这身布衣。” 玄帝说道:“既与真人去见于那人,不可身着先前那身衣裳。” 姜缘笑道:“如此,请玄帝随我来。” 真人不曾多说甚,驾云往武当山山道而去。 玄帝紧随其后。 二人驾云,不消多时,即行至山道之中。 武当山有宫三十六,百万香客多是入此三十六宫进香,通入武当山三十六宫者,有上百条山道,有些山道宽敞,为大众所行,有些山道隐蔽,鲜为人知。 真人与玄帝驾云行至一条隐蔽山道,此山道处老树林立,盘根错节,常人难以知得此山道所在。 玄帝朝下观望,说道:“此山道我鲜少而来,亦鲜少有人行走此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