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罢。 禅师又望向孙行者,怎见此猴儿有昔日灵巧模样,此方多年未见,尽是妖魔凶气,他问道:“此位是谁?” 孙行者笑道:“你这厮,怎地识这夯货,不识老孙?” 禅师笑答:“恕我孤陋寡闻,山间多灵猴,见惯了,却不曾见老妖石猴。” 唐僧上前道:“此乃我大徒弟孙悟空是也。” 禅师如初识此名,赔礼道:“失敬,失敬!” 唐僧拜道:“今我奉旨西行取经,禅师乃是智者,不知禅师可知得,此处离西天大雷音寺取经处,尚有多远。” 禅师笑道:“远哩,远哩!此处连门都未出,谈何到大雷音寺。” 唐僧惊呼:“门尚未出,果有这般遥远?” 禅师道:“你身旁那猴儿,自当识路,你可问问。” 唐僧望孙行者,但见孙行者有些发怒,却也点头承认,此方门尚未出。 唐僧闻说,惊道:“如此这般,何日能行至。” 禅师笑道:“道阻且长,行则将至。” 唐僧道:“禅师可有法子教我?” 禅师道:“此无有法子取巧,非是你心坚,此经取不得。只道你心坚,再有四者,齐心协力,便可取得真经,功行圆满。” 唐僧问道:“四者怎说?” 禅师笑道:“白龙做马,野猪挑担,水怪牵马,石猴指路。” 那孙行者听着‘石猴指路’四字,怎不明此在言说他,心中十分发怒,取出金箍棒就打。 乌巢禅师伸手一挡,但见祥雾万千,那金箍棒断打不进。 唐僧见之,又惊又怒,道:“悟空!禅师乃是智者,不可无礼,若你这般,我定念那紧箍咒儿。” 行者闻说,毛骨悚然,不敢再打,往后退去。 唐僧遂上前,说道:“禅师,贫僧此徒无礼,还望禅师恕罪。” 禅师笑道:“无妨,无妨。谅一石猴,伤不得我。” 唐僧道:“如禅师所说,有此四者,我便可取得真经?” 禅师点头道:“这是自然,有四者相助,你一心西行,决心不移,遇千难万难,不曾退步,此自当功成,取得真经。这般,我传见你一经文,你遇魔障害你时,只管念此经,保你元神不失也。” 唐僧合掌拜礼,恳求禅师相传。 禅师遂将一篇护心经文传与唐僧。唐僧本有根源在身,听之即明,切切记下。 禅师传毕,作势要离去。唐僧上前拦下,请求再与他言说,取经真路何行。 禅师道:“早有所言,须你心坚方可。你既再三拦我,便再与你多说一言,望你知悉。” 唐僧合掌拜道:“但请禅师相告。” 禅师笑道:“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孙行者窃笑,说道:“你却无用。” 唐僧道:“悟空,不得无礼。” 孙行者道:“师父,此乃实话,他说这理儿,三岁小儿便知,不见得乃是什么高见。” 禅师仍是笑意盈盈,说道:“三岁小儿便知,百岁老人亦做不得。你这石猴,空活数百载,可曾有所明?” 孙行者闻说再怒。 禅师身形一转,化作金光往巢穴去,不见踪迹。 唐僧喝令孙行者不得无礼,遂撮土焚香,感其所传,说道:“此乃真菩萨也。其所说甚易,道理其中,悟空,悟能,须记着方是。” 猪八戒道:“早说其有些道行,你这猴头不信,此方明了?” 孙行者道:“此道行甚浅,甚浅!天地间有数道行深者,老孙俱知,此人断不是什么道行深的。” 猪八戒说道:“你且说说,那个道行深者,这天地间有法力的,我亦知得,就是那九天荡魔祖师,亦与我相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