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牛魔王捻着避火诀,怎料真火不受,只得速退,说道:“夫人将芭蕉扇与我,我与之斗法!” 罗刹女不敢不从,只将芭蕉扇递去。 牛魔王接过芭蕉扇,念声口诀,幌一幌,一扇阴风,将三昧真火扇退,火势一转,朝真人方吹去。 却说这芭蕉扇,乃是开天辟地来,昆仑山后,一太阴精叶,端是了得,神通奈不得阴风。 真火顺风烧起,姜缘火候一息,将真火平之。 牛魔王不依,二扇芭蕉扇,阴风刮起阵阵,此风非和风,非熏风,非金风,非朔风,亦非花柳松竹风,非东西南北风,乃是阴风,一刮飘八万四千里,人中了如旋风翻败叶,非有留云之能,断是止不得。 姜缘见了,任阴风吹刮,他纹丝不动,缘是他这日月紫袍,腰间豫鼎,体中神通,俱有护身周全之力,阴风刮不动,天火烧不穿,恶水侵不得,二宝护身,他怎有惧之。 牛魔王暗道:“难缠。” 他使芭蕉扇三扇,阴风更盛,动不得姜缘。 姜缘口中念诀,将金公神通使出,指定牛王手中芭蕉扇,但见地气浊浊,将芭蕉扇神威收去。 牛魔王再扇,芭蕉扇起阵小风,起的是东风,再无威能。唬得牛王连念口诀,再扇芭蕉扇,亦无效力,不明所以。 姜缘笑道:“好牛儿,你此扇再无效力矣,且看我神通。” 真人口中念诀,使个‘移山’的本事,遣来四座大山,压在牛魔王左右肩上。 牛魔王叫道:“我量你有个什么重身法!我有担山本事,你压不得我。” 姜缘闻说,口中念诀,再遣三十二座名山来,凑足三十六座大山,以应天罡数,压在牛魔王身中。 牛魔王担山不得,力软筋麻,七窍喷红,叫道:“担不得,担不得!” 真人复使个‘袖里乾坤’的手段,把袖袍迎风一展,笼住牛魔王,装入袖中,任是牛魔王如何使手段,出不得袖中。 降伏牛王也。 罗刹女急向前,慌忙跪在地上,磕头礼拜道:“真人,真人!我家大王绝无冒犯之意,望乞真人饶我家大王一命。我夫妻愿为真人护法神,再无二心。” 姜缘将大山归位,袖中一张,像撮傀儡一般,从袖中将牛魔王拿出,问道:“你觉我法力如何?” 牛魔王跪伏在地,磕头不计其数,道:“真人神通广大,我愿为真人护法神也。” 姜缘笑道:“果真?” 牛魔王道:“果真。” 姜缘道:“我却不欺你,你随我修行,自有好事。若教我山中闲时,你可归家,与铁扇公主共聚,我门下亦无吃斋等规矩,只道你不作恶,荤类任你吃,如何?” 牛王叩首道:“愿也,愿也。” 姜缘手拈拂尘,笑道:“我与你些许时日,与家妻叙旧,再是随我归山。” 老牛道:“遵令。真人,我却在外惹一祸事,真人不若我等先在山妻府中避一避如何?” 姜缘问道:“你惹何祸,且说我听。” 老牛说道:“真人不知,我与一妖猴曾结拜为兄弟,那妖猴欺天,将天上蟠桃会搅了,偷吃老君金丹,乃是天大祸事。我却与其有亲,须躲哩。” 姜缘闻言,心中了然,知是那猴头教二神乱心,生了不良,他说道:“你却不知,家师乃是大神通者,你与我走,任是何等祸事,与你无干。” 老牛拜礼道:“愿随真人去。” 姜缘使其与罗刹女叙旧,他方骑白鹿山间静修。 …… 不觉半月馀,正值金风吹起时。 牛魔王抖擞精神,持混铁棍出洞府,不知何处寻一顶水磨银亮熟铁盔,身着一副绒穿锦绣黄金甲,一双眼光如明镜,两道眉艳似红霓,口若血盆,齿排铜板,真乃凶神。 老牛出洞府,在山顶处,寻得姜缘,拜礼道:“老爷,我来也。” 姜缘张望,笑道:“不错,随我归家修行,你心猿不定,日间多以修心。” 老牛道:“老爷,修心不如修法力哩。” 姜缘笑骂道:“主客颠倒,你法力通玄有何用处?” 老牛道:“老爷,法力通玄,主客颠倒亦无人奈我何。” 姜缘道:“你这厮,教你修心,莫要争辩。” 老牛应声,不敢有误。 姜缘遂骑白鹿归方寸山,牛魔王持混铁棍随行,护卫周全。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