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他们投给谁,能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而除了邱景阳和刘元洲,另一个具备风向标意义,能够影响到其他人的,就是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吕建营了。 宋思铭上学的时候,吕建营就是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 五六年过去了,吕建营还是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在这期间,刘元洲成了校长,邱景阳成了书记。 宋思铭相信,吕建营对刘元洲和邱景阳,肯定是不服的。 既然不服,那投票的时候,站在哪一边,都有可能。 这就需要他们花费力气去争取了。 想到这里,宋思铭拨通了江北大学校团委书记彭越的电话,这种时候,他也只能依靠彭越提供情报。 “彭老师,您跟吕副校长的关系怎么样?” 也不用铺垫了,电话接通之后,宋思铭直接发问。 “也就是正常的工作关系。” 电话那头的彭越回答道。 “正常的工作关系……” 宋思铭又问彭越,“我和程副市长直接去拜访吕副校长,会不会过于唐突?” “会。” 彭越给出肯定的答案,并解释:“吕副校长与校长,与书记失之交臂之后,就有点心灰意冷了,他现在不怎么参与行政事务,主要精力已回归到学术上,手底下好几个博士,主要时间也都花在了实验室,你们要是过去跟他讨论学术问题,他欢迎,但学术之外,估计他没兴趣。” “新校区的事,他也不关心吗?” 宋思铭问彭越。 “吕副校长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是刚刚建起来的,都是一些不能动的精密设备,就算建了新校区,他也不可能搬过去。” 彭越回答道。 “明白了。” 这让宋思铭犯了难。 投其所好,去跟吕建营讨论学术问题,他没这个能力,直接去谈新校区,新校区和吕建营无关,吕建营估计连接待都不接待。 “对了,宝信集团的大数据中心,是不是要建在青山?” 彭越突然问宋思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