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青山醉……” 宋思铭马上想到了当初和潘建国竞争青山醇商标的王培基。 王培基原来是青山市制酒厂技术部的部长,潘建国的顶头上司。 青山市制酒厂倒闭之后,王培基自己在宁川县,开了一个小酒厂,名叫宁川县百祥制酒厂。 前段时间,潘建国为了建新酒厂,联系原来的老同事,得知没有拿下青山醇商标的王培基也在招兵买马,而且注册了和青山醇极为相似的青山醉商标。 宋思铭当时就预料到,王培基大概率是要搞山寨。 只是,他没想到,速度会这么快。 “通过王寨乡年货节,很多人都知道青山醇复活了,可由于我们的工厂还没有正式建立起来,青山醇的产量非常低,可以说供不应求。” “然后,山寨的青山醇,正好填补了市场的空白。” “一些人买回去,才发现,不是青山醇而是青山醉。” “但更多的人,不会注意这种小细节,只会认为青山醇已经不是原来的青山醇了,哪怕是再见到真正的青山醇,也不会买了。” “这对青山醇这个品牌会产生非常负面的影响。” 卢宏轩分析山寨青山醇带来的严重危害。 “确实如此。” 宋思铭微微点头。 “能不能找相关部门,尽快打掉这批山寨的青山醇?” “春节前后是白酒销售的旺季,这一个月的销量,能赶上平常半年的销量,不加制止的话,山寨青山醇还不知道会卖不出多少。” 卢宏轩随后说明处理山寨青山醇的紧迫性。 “你们的包装,申请外观专利了吗?” 思忖片刻,宋思铭问卢宏轩。 “申请了。” “年货节之前,您给参加年货节的企业开会,强调了打造品牌的重要性,当时,我们就申请了外观专利,不过外观专利批准至少要两三个月。” “在外观专利得到批准前,我们暂时还没办法主张相关权利。” 卢宏轩之所以要和宋思铭反应山寨青山醇的问题,就是因为纯粹从法律角度,奈何不了山寨青山醇。 “那你想让我做什么?” 宋思铭问卢宏轩。 “能不能跟宁川县的市场监督管理局打个招呼,让他们对宁川百祥制酒厂,展开不正当竞争调查,顺便叫停山寨青山醇的销售。”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