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不一会儿,食堂就整出六个菜。 鸡鸭鱼肉样样都有。 看到六个硬菜,周大顺都有些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宋乡长,你不会在菜里下药吧?” 他问宋思铭。 “周副主任,你想多了,咱俩是有矛盾,但下药这种事,我可干不出来。” 宋思铭的话其实只说了一半,后半句是“但你表弟何欢干得出来”,不过,后半句,他忍住没说。 因为,一会儿还要查漏补缺,再利用周大顺给乡政府添置些新东西。 惹恼了周大顺,得不偿失。 “那我就不客气了。” 周大顺是真饿了。 风卷残云,不一会儿,就把六个菜吃了个干净。 吃完饭,干劲更足。 到晚上六点,王寨乡政府终于达到了接待外商的要求,周大顺这才返回县城。 周大顺走了没有十分钟,乡党委书记卢增汉和副乡长刘锦超就回来了,他们两个陪同项燕姝一行去了屯头村。 考察结束后,项燕姝一行直接返回省城,而他们回到乡政府。 “这是什么情况?” 看到焕然一新的乡政府,卢增汉和刘锦超脑子都有点儿不够用了,找到留守乡政府的宋思铭一问,才知道是什么情况。 “周大顺这是又干回扶贫办主任的老本行了。” 刘锦超呵呵笑道。 “今天这个事儿,可比他当扶贫办主任的时候,干的漂亮。” 卢增汉问宋思铭,“周大顺好不容易大方一回,你没投桃报李,好好招待他一下?” “招待了。” “我让食堂把中午的剩菜,又加工了一下,周副主任吃得很满意。” 宋思铭回答道。 “……” 卢增汉好奇道:“食堂是怎么加工的?” “红烧鱼变成了红烧鱼头,烧全鸡变成了辣子鸡丁,肘子变成了冷拼肘片,烤鸭变成了老鸭汤……” 宋思铭掰着手指头说道。 其中,有好几道菜,还是他的创意。 “勤俭节约是传统美德,这样也挺好。” 中午吃饭的时候,恒达集团的考察团成员个个夸赞农村的无公害食材好,可真正吃起来却没吃多少,一桌菜剩了半桌。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