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玄梅看完后仰脸望着师傅,她有一种不详的预感。 “这李越、乃是我们青阳山下奈何城里的镇南将军、年轻的宁国侯李越,这个人你应该听说过。这许青梅,乃是你幼时的芳名;这个……以前没有告诉过你。” “师傅!这到底是怎么会事?你不是说我是你十年前的大饥荒之年、收留的一名饥寒交迫的孤儿吗?”玄妹惊问。 她的记忆里只有六、七岁时来到青阳山后的画面,再往前的记忆一片灰白,朦胧无形,她以前也问过师傅,师傅说她自小得了失忆症,是师傅收留了她、用了一年时间给她治疗好后才将她领上山的。 “没错。你是一名饥寒交迫的孤儿,但你不是普通的孤儿,你是当时淮南王府里的一名小郡主,淮南王因患有谋逆之罪,满门抄斩,我因年轻时贫寒,曾受你父王十两纹银的恩惠,乃蒙面潜入被皇家禁军重重包围的王府,结果只救出了你一人。” 突发的消息象万里晴空中的惊雷,突然击中了玄梅,她顿时感到天旋地转,耳中嗡嗡作响,浑身乏力,急欲瘫倒。便急忙凝神屏思,凝气定力,方才坐住没倒。 “这么说,我是反贼的遗孤了?”她脸色铁青地说。 “先皇时是这么说的,对淮南王一案的相关人员严查不怠,可此案疑点颇多,证据也不充分;当今天子继位后,也就不再追查了,朝中还一度传出要为淮南王平反的传言,但终究是不了了之。可有些淮南王的一案的牵连者相继被官复原职却也是事实。” 玄梅象听天方夜谈的故事一般,因为这故事与自己的记忆毫无相干。她的记忆中无父无母,无亲无戚,所以从小也就没有切身感受过什么人伦亲情。她从小长到大,给她带来父辈一样真切关怀的人是师傅,给她带来兄弟姐妹一样感受的人是三位师兄,还有那些记名代培的师兄师弟师姐师妹们。她是在青阳派这个温暖和煦的大家庭中长大的,心身沐浴的都是青阳山上的道纯风清,她周身流淌的都是暖暖的温情和纯纯的真意。但是,这个突然的消息从师傅的口中淡淡地讲出来,虽然没有给她带来噩耗般的感觉,但还是给她带来了一缕莫可名状的伤悲,心房犹如繁茂的秋草突然遭遇了一股莫名寒流的袭击,心弦不由地激凌一下,抖然一颤。 “那这退婚书是怎么回事?师傅?”玄梅抬起头来问。 “这退婚书来的确也是蹊跷。我原听说年轻的镇南将军要大婚了,那都风传了大半年了,新娘子是当今天子的御弟、金翼王的掌上明珠。三天前突然收到镇南将军府的管家亲自送来的这份退婚书。我问他:‘这是何意?’对方答曰:‘掌门何必明知故问呢?’然后就云里雾里的跟我打哑谜。最后还给我留下了一份新婚请柬就告辞了。看来他们是知道了你的身世了,只是不愿以明说罢了。” “那就是说,我六岁以前,曾与那镇南将军宁国侯府订有婚约,后来淮南王府因被满门抄斩,婚约的事也就没了,近来又打听到了我的消息,为清除新婚障碍,特下此退婚书的。” “看来应是如此。不过这镇南将军宁国侯府也够颇费心机的,他们肯定打听到了你的消息,可朝内朝外的形势不明朗,他们不便公开退婚,也不便动用官府公开抓人,当然他们也不敢如此来我青阳山嚣张,可是为了预防婚后出现什么麻烦,于是就出此下策了。” 小玄梅微闭上双目,长喘了一口气,陷入了无声的沉默,冲虚子一时也无语无声,只是双目紧紧地盯着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