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梁青山说完,帮着李丙童直接套在了身上。 “有点大哦!仙使!”李丙童笑道。白袍袖子长得裹住了手,下摆也长及脚面。 梁青山道:“不要紧,一会儿它会自行缩身合体的,你先挽挽袖口吧!” 李丙童问:“这是什么衣裳?” 梁青山道:“灵犀衫。” 两名守山弟子齐声惊呼:“紫阳派的镇山宝衣紫阳灵犀衫!” 梁青山道:“正是。我们青阳派仅有三套六件,这是其中的一件。” 矮个弟子对高个弟子叹道:“张长生,今天我们俩算开了眼界了!” 李丙童道:“仙使,我听说把它穿在身上,飞身于雷火之中不怕击烧,沉身于冰水之中不浸湿寒,踏行于江河湖海的水面上也不沉,跌落于半天虚空之中还能浮风保命。身长高了它会跟着长,身瘦缩时它也会跟着收。是这样吗?” 梁青山道:“确实如此,这也是今天给你穿他的理由,一会儿你就能感受到了。”接着又把樟木箱子重新锁好,系好完面的包裹,收回了钥匙。然后向两位守山弟子拱手道别:“两位回山时,请将白马与包裹箱子一起送往谷神宫。” 两人齐声道:“尊命!” 梁青山带着李丙童步行踏入了“妙门”里,实际上是走进了一条一、两丈宽的石涧深谷。 李丙童边走边问:“仙使,听说以前妙门峰是对世人开放的,为什么现在派人把守严禁世人进入了呢?” 仙使梁青山道:“以前除了灵虚阁,妙门峰和缥缈峰等都是对外开放的,现在天下并不太平了,盗匪横行,恐怖奔袭,杀人越货,拐骗坑蒙,青阳派的诸峰已有三十多年不公开对外开阁纳众了。” 走了几十步后,涧谷出现了一个“人”字形的叉口,叉向左侧的斜涧石壁上,刻着两个黑褐的大字:“恍惚”;叉向右侧的斜涧石壁上,刻着两个红色的大字:“万象”。李丙童跟着仙使走入了左侧的“恍惚”之门,两边是十几丈高如刀削般的青岩峭壁,脚下却渐渐变成了不足一丈宽的深谷幽涧。 又走了几十步后,身上的灵犀衫果然有渐渐收缩的感觉。平坦的石道变成上行的青石台阶,一级一级,重叠而上,犹如登天的石梯,夹在这青苍苍的石缝里,望也望不到顶。他跟在他后面,一步一级,攀登了很久很久,气喘吁吁的,总是攀不到顶,也总是望不到头。石梯虽高虽陡,两边的悬崖峭壁却是更高更陡,从最初的十几丈到后来的几十丈,明明感觉上已攀到了很高的山顶,可是仰头一看,还是只能望到头顶上的高高在上的一线青天,两人如同行在深涧崖底。 不知攀爬了多久,身上的灵犀衫已经在不知不觉中渐渐合体了,以至于先前挽起的袖口不得不放开,放开后却是长短正好。李丙童却感到身疲力竭,两腿又酸又沉,几乎要迈不动步了。仙使的白色身影在前上方停了下来,他这才注意到仙使好象站在了一个平台上,因为他身后灰蒙蒙的,再无台阶。 “到顶了吗?仙使!”他高喊道。 “是的,三公子,我正站在台阶的尽头,等着你!” 李丙童顿时感到脚下生出一股力量,一口气爬了上去,果然登上了石梯的极顶。可是转眼环顾了一下,两边还是几十丈高的陡峭山岩,人仍然如同在深谷幽底,只是头顶上一线蓝天却悄然不见了,不知何时变成了灰蒙蒙的虚雾。 “仙使是刚才世俗之人的对我的谬赞,愧不敢当,进了山大家以后就是同门了,以后你就叫我青山师兄就行!”梁青山嘱咐道。 “是!” 李丙童恭敬地答道。他只觉得青山师兄威而不肃,礼而不虚,武而不放,文而不矫,正是自己心中的偶象,确实有仙使风范。 稍稍立在那儿歇喘了几口气,李丙童就跟着梁青山继续前行。脚下的石道变得平坦了,涧谷也变得渐渐宽阔起来,身边开始生起灰蒙蒙的虚雾。越往前走,虚雾变得越浓,越来越凉,也越来越湿,气凝欲滴,青岩石壁也变得又远又模糊。到了后来,两边的青岩石壁完全看不到了,他看不到头顶的天空,也看不清脚下的青石涧底,除了仙使那白色的身影尚能依稀可见,他们周围的一切,全都被这冷冰冰湿漉漉的虚雾所吞没,整个儿一个浑浑沌沌的世界。这让他感到无边的压抑,心胸烦闷,气海里贮藏的‘蓝能真气’乘机一窜而出,五脏六腑顿时热入火炽,胸腹胀满,心胸压胀得几近于窒息。 第(2/3)页